獲選2005年誠品書店五月選書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就看老師會不會教 怎樣的學校才是卓越的?怎樣的老師才是傑出的?為什麼有些老師讓學生畢業多年之後仍銘記於心?答案不只在老師做了什麼,更在他們是怎樣的老師。最優秀的老師深切相信,教學確實攸關重要,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透過一個個幽默、動人的故事,本書為我們描繪精彩教學的典範,並舉出學生展現創意和發掘自己潛能的實例。
教學不是單向傳遞知識,而是促進學習──秉持這種信念的老師,只要花心思了解學生及學習的過程與本質,便能夠創造更成功的學習環境。這正是本書的核心理念:優良教學是可以學習的。作者針對一些最優秀的大學老師,探究其集體智慧與技能。這些,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能重心,也是所有學生和家長理應關切的課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不是口號。
本書讓我們領悟它的真正意義。老師由此學會教學,學生由此學會學習。 許多人所定義的教學,往往都環繞在知識的「傳遞」上,彷彿教學等同於口述。這意味著只要開口告知,就能完成教育的工作。不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真學習所謂的「閉嘴的教學」(teaching with your mouth shut)──深切明瞭教學絕非單純的課堂講演,而是包括所有能夠幫助和鼓勵學生學習的事物。
這樣的體認,需要對教學意義進行概念性的根本轉換。我們從卓越教師的所作所為體認到一種全新的觀念:只有在學習確實發生時,教育才算出現。這種教學概念是要創造至少能讓大部分學生充分發揮學習潛能的環境與條件。這聽起來似乎相當困難,卻絕非無法達成的任務。 什麼特質造就了一位好老師?
作者主要的結論涉及如下面向: 一、卓越教師的學養如何? 二、他們如何準備教學? 三、他們對學生有何期待? 四、他們採取怎樣的教學行為? 五、他們如何對待學生? 六、他們如何檢驗與評鑑課程的進展情形? 作者提醒讀者,如果只想直接獲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清單,本書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
教育事業,不可能只憑一些條文公式就能開展成功。本書所列舉的觀念,需要經過細膩精緻的思索,依個人狀況予以適當調整。重要的是,關於教學,我們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
作者簡介|肯.貝恩 Ken Bain
曾任紐約大學卓越教學中心主任,現在現任哥倫比亞特區大學(University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教務長與副校長。本書係作者歷經十五年,訪查近百名不同領域的大學優良教師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本書所確認之高效能教學方法,競爭激烈與入學政策寬鬆的學校同樣適用,這代表著一些基本原則的普遍性,而不論授課對象的學業背景如何。
探訪之對象來自四十種不同的學科領域,平均分布於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理工科系。本研究試圖闡述傑出教師的集體及個別故事。相關結果不僅可做為某些教學進程確實有效的證據,也為進一步的探索奠定理論基礎。本書及其最新著作《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分別於不同年度(2004年及2012年)獲頒哈佛大學教育與社會年度好書獎(Virginia and Warren Stone Prize)。
譯者簡介|傅士哲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哲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該校講師多年,教授邏輯、批判思考、科學哲學等科目;現任職於高雄義守大學及岡山社區大學。
譯作包括:《哈佛新鮮人:我在法學院的故事》(先覺,2000年)、《從礦工少年到哲學家》(時報,2003年)、《6個人的小世界》(與謝良瑜合譯;大塊,2004年)等書。
1 引言:卓越的界定
2 好老師所認知的「學習」
當其他老師滿足於學生優異的考試成績之際,好老師認為,學習必須對人的思想、行為和感受產生持續性的實質影響,否則不具意義。好老師對相關課程主題抱持重要而具原創性的想法,開展出一種掌握基本原則、組織龐雜概念的竅門,而這項技巧可供學生仿效。好老師還知道如何利用敏銳的洞察力,直入問題核心;能夠談論自我的想法,分析其本質,評估其價值。
3 好老師如何準備教學?
當其他老師準備教授一門課程時,他們會把焦點放在一般俗務︰「學生人數會有多少?」「授課範圍為何?」「該有幾次考試?考試形態為何?」好老師在研擬課程計畫時的思慮更為縝密,考量到包括講演、討論、習作,及任何與學生接觸的環節,並設想學生的學習目標,而不只是關切老師本身的作為。
4 好老師對學生有何期待?
最優秀的教師總是期待「更多」。既然許多老師「堆砌」的課程不必然會產生偉大的效果,我們不禁要追問到底最成功的老師是如何激發出高成就的表現?一個簡短的答案是︰他們偏好跟生命息息相關的思想與行為目標。
5 好老師如何引導課程進行?
好老師會努力創造一個「自然的批判學習環境」。學生直接面對複雜精巧的重要問題,迎接觀念的挑戰。在這充滿挑戰但氣氛友善的情境當中,學習者產生一種掌控自我教育的愉悅感受;他們熱烈地與同伴互動,相信合作出來的成果會受到公平而誠實的對待。
6 好老師如何對待學生?
好老師總相信學生基本上是渴望學習的。他們以開放的心胸面對學生,經常談論自己追求智識的旅程,包括曾經擁有的雄心壯志、勝利成功的喜悅,以及挫折失敗的煎熬,並且勉勵學生秉持同等的反省精神與坦率作風。他們毫不隱諱地公開自我對生命的敬畏與好奇,展現無比的熱情。他們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就是簡單的兩個字──尊重。
7 好老師如何評估學生和自己?
好老師擁有某種系統化的機制,可用以評估自身的努力,並隨時進行適當的調整。這些老師在評鑑學生表現的同時,也檢視了自我的付出,因此避免了武斷而偏頗的評判標準。他們利用學生評鑑改善教學,並設計評分標準來幫助真正學習目標的實現。
後記:從好老師身上可以學到什麼?
附錄:研究之進行
感謝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