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朱宥勳

9789860777475

「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臺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朱宥勳

我們有多瞭解自己的靈魂,我們能因為自己的文學產生多少自信?
這是朱宥勳給自己的命題,《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臺灣小說家群像》就是他回應這份命題的第一份答案。

380 元
試閱
章節
序章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不該被遺忘的,他們的文學戰鬥

01 - 序章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不該被遺忘的,他們的文學戰鬥

第一章 因為鍾肇政不只想到他自己

02 - 第一章 因為鍾肇政不只想到他自己(上)

03 - 第一章 因為鍾肇政不只想到他自己(下)

第二章 鍾理和不再只是他⾃⼰了

04 - 第二章 鍾理和不再只是他⾃⼰了(上)

05 - 第二章 鍾理和不再只是他⾃⼰了(下)

第三章 這個局葉⽯濤已經佈了⼀輩⼦之久

06 - 第三章 這個局葉⽯濤已經佈了⼀輩⼦之久

第四章 整個⽂壇都是林海⾳的平衡⽊

07 - 第四章 整個⽂壇都是林海⾳的平衡⽊(上)

08 - 第四章 整個⽂壇都是林海⾳的平衡⽊(下)

第五章 煞氣a被殖⺠者陳千武

09 - 第五章 煞氣a被殖⺠者陳千武

第六章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學⽣涯

10 - 第六章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學⽣涯(上)

11 - 第六章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學⽣涯(中)

12 - 第六章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學⽣涯(下)

第七章 郭松棻的「故鄉」及其所圍繞的

13 - 第七章 孩⼦呀,有⼀天你將記得你的:
郭松棻的「故鄉」及其所圍繞的(上)

14 - 第七章 孩⼦呀,有⼀天你將記得你的:
郭松棻的「故鄉」及其所圍繞的(中)

15 - 第七章 孩⼦呀,有⼀天你將記得你的:
郭松棻的「故鄉」及其所圍繞的(下)

第八章 山路是這樣走絕的:陳映真的⽂學、政治與孤獨

16 - 第八章 ⼭路是這樣走絕的:陳映真的⽂學、政治與孤獨(一)

17 - 第八章 ⼭路是這樣走絕的:陳映真的⽂學、政治與孤獨(二)

18 - 第八章 ⼭路是這樣走絕的:陳映真的⽂學、政治與孤獨(三)

19 - 第八章 ⼭路是這樣走絕的:陳映真的⽂學、政治與孤獨(四)

附錄 七等生的「現代主義」及其時代

20 - 附錄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七等生的「現代主義」及其時代(上)

21 - 附錄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七等生的「現代主義」及其時代(下)

獨享章節一:小說以外的與電影以外的:與電影史研究者蘇致亨對談

22 - 有聲書獨享章節一:小說以外的與電影以外的:與電影史研究者蘇致亨對談

獨享章節二:冰雪消融後三十年,為台灣文學插秧

23 - 有聲書獨享章節二:冰雪消融後三十年,為台灣文學插秧

講者&介紹

「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臺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朱宥勳

 

    我們有多瞭解自己的靈魂,我們能因為自己的文學產生多少自信?這是朱宥勳給自己的命題,《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臺灣小說家群像》就是他回應這份命題的第一份答案。

    

  身為小說家與文學研究者,作者朱宥勳運用小說技法,將戒嚴時期九位台灣小說家的經歷,編寫成一幕幕彼此交織、相互映照的群像故事。這些小說家們的寫作風格與政治立場各異,但他們在寫小說之外所做的事,卻深遠影響了往後的台灣文學、社會,乃至於政治發展。

    

  他寫鍾肇政在創作之外,努力讓跨越語言斷層的本省籍作家,在幾乎被外省作家佔去的報章版面中露出頭角,他永遠不只想到自己的創作,還去鼓勵並幫忙其他作家;寫鍾理和怎麼在孱弱身軀與文學理想中奮戰,還要面對政治漠視的摧殘,成為了臺灣文學艱苦與奮鬥的象徵;

    

  寫葉石濤從小說轉戰評論,為不被正視的同代臺灣作家作品,爭取評價與定位,鼓勵作家創作,為未來的臺灣文學擘畫佈局;寫林海音努力平衡省籍、語言、性別與政治,讓更多不同於官方主流的優秀作家有發表空間,培養更多優秀的創作者;

   

  寫陳千武怎麼勇敢挑戰殖民者的霸氣,睥睨日本或國民政府設下的阻礙,永遠用超越殖民者的霸氣一較高下;寫聶華苓的故事架構更是龐大,彷彿一幅冷戰時代的全球文化攻防戰略圖,人們的情感夢想與政治攻防錯落其間;

   

  寫郭松棻投身保釣運動因而無法返鄉,而他的作品卻寫出了多少臺灣人都未曾看過的臺灣;寫陳映真這臺灣文學史上最令人心情複雜的作家,爬梳出戒嚴體制下人道主義理想青年複雜的抉擇;寫七等生奮力將自己變成一件堅持藝術的大作品,不管其他人都已經轉向。

   

  這部超過七小時的有聲書是由作者朱宥勳親自講述;而書信與引用的段落,則由配音員代為獻聲。此外,有聲書更額外收錄了兩個章節:

  獨享章節一:小說以外的與電影以外的:與電影史研究者蘇致亨對談

  獨享章節二:冰雪消融後三十年,為台灣文學插秧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的文字版,有豐富的圖表、佚事與歷史照片;而有聲版則附上了本書作者與電影史研究者的對談,以及作者親自分享自己研究台灣文學的幽微心境變化。兩種版本各有不同的收藏價值,誠摯邀請您挑選適合自己習慣的版本來閱聽。

    

製作團隊 

紙本書編輯|林盈志

有聲書編輯|余孟珂

美術設計|廖韡

美術編輯|林育鋒

音樂製作|余孟珂

錄音工程|大人物藝術製作

錄音師|張宸銘